闽侯县竹岐乡白龙村里
有这样一位妻子
33年不离不弃
【资料图】
默默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
用勤劳的双手和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
撑起了一个家
陈美娇的事迹
感人肺腑、动人至深
成为白龙村里的一段“大爱佳话”
▲(陈美娇在丈夫床边安置小床方便照顾)
▲(陈美娇细心地为丈夫喂饭)
2月20日,记者来到白龙村陈美娇家中,陈美娇正细心地给瘫痪在床的丈夫喂饭。见到有人上门,连忙给丈夫擦擦嘴起身相迎。她的个子并不高,岁月的沧桑在脸上也留下了深深烙印,小家虽显破旧却也收拾得井井有条。
三十三年细心守候
努力撑起四口之家
33年前,夫妻俩辛勤地干着农活,抚养两个儿子,这个四口之家在这里过着平凡而温馨的小日子,但一场事故改变了他们的一生。36岁的朱宗生在一次上山砍树的过程中遭遇了车祸,导致下半身瘫痪,只能卧病在床。家中的“顶梁柱”倒了,原本幸福的小家庭瞬间破碎。
▲(陈美娇带丈夫就医留存的诊疗记录)
“那时候我做什么事情都是一个人,感到非常无助和害怕。一个人到茉莉花田里给田垄覆膜,刚覆好的膜被大风吹跑了,我就崩溃地在田里大哭。但是我要撑起这个家,生活还得继续,哭完了就继续把未做完的农活做好。”如今65岁的陈美娇回忆起这段往事,依然会流下辛酸的泪水。
▲(陈美娇为丈夫按摩腿部)
但彼时32岁的陈美娇没有被苦难打倒,她成为了这个家新的“顶梁柱”。一边照顾着瘫痪的丈夫,一边到田地里种植茉莉花保障家庭收入,同时还要抚养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与坎坷,但她从来没有放弃。
▲(陈美娇为丈夫翻身、拍背)
就是这样瘦小的身躯,在面对困难时,迸发了无尽的力量。朱宗生一躺便是33年,陈美娇为了方便随时照顾丈夫,便在丈夫的床旁横着摆放上自己的小床,每日给他擦身、翻身、喂水、喂饭。朱宗生因尾椎部受损,无法坐立,陈美娇便时常用紫外线灯补充光照,勤换被子床单,避免生疮。
▲(陈美娇正在打扫房间卫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近些年来朱宗生患上了高血压,更是接连三次中风,严重时连完整的一句话都说不出。陈美娇依然没有放弃,带着丈夫及时就医问诊、按时吃药控制,如今病情也稳定了下来。
▲(陈美娇正在做饭、洗衣服)
这33年如一日地坚守,其中艰辛冷暖只有她一个人知道,但她无怨无悔,用一辈子诠释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动人情话。
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携手相伴共度余生
“作为白龙村村委的一名基层干部,陈美娇的坚强与对丈夫的不离不弃我们都看在眼里,也感动在心。发生事故后,我们便及时为他们申请了残疾人补助。日常生活中,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们也会尽自己所能去帮一把。每逢节日,我们也会根据县、乡对于残疾人的关怀政策,进行及时送上慰问与补助。”白龙村村委干部林道榕告诉记者。
▲(闲暇时与丈夫一同看看电视)
如今,陈美娇一家挺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两个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不再需要父母的操心。日子虽仍旧艰苦,但乌云密布的天空,也终于照入了几缕暖阳。春节时,大儿子带着老婆孩子回家过年,这个小家在历经了多年的风雨后,温馨与幸福终于回归,65岁的陈美娇在家门前精心开拓了一片小菜园,足以满足老两口的日常饮食。
▲(陈美娇在家门前开拓了一片小菜园)
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只有相濡以沫的每一天。这33年来不离不弃,始终如一地用心照顾令人感动。陈美娇相信,明天的日子一定会比今天的更好,如今她最大的愿望便是与丈夫携手相伴,安稳共度余生。
闽侯县融媒体中心
潘煜婷 陈世荥/文 潘煜婷/图
编辑:林丹 吴梓航
校对:李晓龙 陈诺
审核:陈燕 潘杰
监制:谢永杰 倪心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