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彪,中国影视剧不可逾越的一座大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曾撂下著名狠话:
“我曾经年少轻狂,打打杀杀,堪称辽北地区的著名狠人。如果你悬崖勒马,我保证你回头是岸。如果你执迷不悟,我必让你苦海无边。”
谢耳朵,美国情景喜剧里的国民怪咖。
曾留下代表音乐作品:乖乖猫(Soft Kitty),以其舒缓的曲调、温情的歌词,柔和的声线成功吸引大票妈粉(bushi)。
随着《生活大爆炸》的完结,谢耳朵的时代帷幕渐渐落下,不能说是过气,只能说是暂时退休待返聘的状态。
而范德彪的灵魂流窜在范伟饰演的若干角色体内,生生不息,野火燎原,甚至逐渐形成了“彪哥宇宙”。
刚完结的短剧《东北旧事:立功》里,范伟演的商全亮,就是典型的范德彪式角色,被一众铁粉称为老年版范德彪。
被老商气得脑门冒烟,气还没消又没忍住被他逗得嘿嘿笑的时候,我不由感叹,这跟谢耳朵给我的感受简直太像了——一边恨着一边笑着。
但等等,范伟不是都转型成功,得了影帝了吗?怎么出走半生,归来仍是范德彪?
01
老年范德彪怎么比谢耳朵还好笑
表面上看,范德彪和谢耳朵那是八竿子打不着。
一个是文化水平撑死了到高中,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是伙夫;一个是智商高达187的物理博士生,哈佛麻省在他眼里都是野鸡学院。
实际上,这俩人在思想层面、精神层面高度相似与契合,可以说,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阆苑仙葩。
怪吗?怪你就再看一眼。
他俩招人厌讨人嫌,就连剧粉都有不少人恨之入骨,想戳爆那些喜欢他俩的人的脑门:那么喜欢他,现实中给你分配一个吧,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啊?
在电视剧里他们就已经足够不招人待见,放在现实里,是会被身边的人挂到互联网,连载“我的奇葩室友”“我的奇葩亲戚”闹心事迹大赚一笔流量钱的程度。
偏偏是这种浑身毛病的奇葩,却能吸引一票忠实粉丝,不得不承认,他俩绝对有着自己的人格魅力。
拿老年版范德彪老商来说,他的类彪哥事迹,好笑程度堪比谢耳朵。
老商的身份是暖瓶厂保卫科的保安,好面子的他做梦都想立功进警察局挣点脸面。
这天,有同事家里小孩哭着找到老商办公室,说是零花钱让学校初中生给抢了。
忙着立功, 急公好义的老商一听,打了瞌睡送上枕头了,他拍着胸脯说:“没问题,这事儿包你大爷身”,上骑上自行车就去给小孩平事儿。
到了台球厅,发现对面的初中生是三个体特,人高马大一米九,站起来能有老商两个宽。
对打起来,五十来岁的老商当场被体特撅折了胳膊,钱没要回来,反而丢了脸。
第二天胳膊放不下来了,只能吊着手出门,怕人笑话,他往手上夹了根烟。
结果报刊亭的老板上来就问他:你拿个烟,咋不点着呢?
老商低头:戒了。
老板灵魂发问:
老商吭哧瘪肚半天,来了仨字:过眼瘾。
明明是战斗力不足0.5的渣渣却爱好装叉,明明没那个金刚钻却偏揽瓷器活,用东北话说就是:破车好揽债。
懂行的剧迷表示:这一仗,太“范德彪”了,咱们等的就是这个味儿!
作为保安,老商的另一大爱好是吹牛皮,标榜自己的身手在双鱼河没有对手。
为了磨练身手,他从书摊上买了几本《金钟罩铁布衫》一类的气功秘籍,每天回了家就跟着电视上的大师苦练气功。
结果是气力合一,混元一体,咔嚓一掌下去,老商戴上了痛苦面具,同时也拍扁了一个大白馒头。
有常识的人都得来一句:就这?
结果老商愣是被气功大师忽悠瘸了:确实是有效果,第二天他就自认为神功已经初步小成,打遍双鱼河(剧中小镇)无敌手,颇有几分当年“范德伊彪”当保镖的神气。
他出门转弯,直接给饺子馆老板娘秀了自己的金刚手——当啷一声敲瘪了人家和馅儿的不锈钢盆。
可以说在普信这个概念还没有出世的时候,老商就已经是行走的普信代言人了。
这种拎不清自己到底几斤几两,盲目乐观的优秀品质,培养他出了没事儿也能惹点事,顺利搞砸一切看起来顺利的事的本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范德彪系人物另辟蹊径,成了大冤种型主角,老商也是,他走到哪里,意外跟到哪里。
司机班出身的老商爱车如命,路上看见黑社会老大的皇冠车稀罕得眼冒红光,直接上手往人车上摸。
结果当场被人家逮个正着:
第二天这车就叫别人给烧了,老商直接被开车抓走,发现烧车这事儿跟他半毛钱关系没有之后,黑老大让这老头赶紧滚。
就这时候他还是管不住自己这张嘴:“你们说抓我就抓我啊?赶紧开车把我送回去。”
黑社会打手都要气笑了,直接上手要给这不知好歹的小老头来一巴掌。
对面拳头还没落到他身上,老商就已经直接自己搭好了台阶麻溜圆润地滚了:正好我刚才晕车了,你这车我不坐刚刚好。
明明已经颤颤巍巍浑身都软了,就剩一张嘴还硬着,死要面子这点,你得服他。
02
兜兜转转,
中国人总也看不腻这张脸
不少观众被这熟悉的大脑袋逗得嘎嘎直乐,直呼“要是范伟再年轻15岁,还有沈腾黄渤什么事儿啊?”
在大众眼里,范伟凭借着《不成问题的问题》夺得影帝之后,似乎彻底和过去的自己说了再见。
范德彪这一角色,也因为《马大帅》的完结,渐渐消隐在影视剧的尘烟中。
但其实这些年,范伟从没有放下自己演“范德彪”的老本行。
从这几年他拍的片子来看,他每演一部范德彪,就奖励自己一部文艺片。
在他拿影帝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上映当年,还同时演了四部喜剧片,范德彪分彪遍地开花。
2021年,他上半年在《刘老根4》里复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药匣子重出江湖,喜剧老粉们还没看过瘾,下半年就凭借着《一秒钟》拿了个金鸡奖最佳男配角。
距离2004年范德彪初次问世,已经快20年了,范伟这老本啃得这么彻底,观众怎么还看不腻呢?
从广义上来说,范德彪式角色和谢耳朵一样都不是严格标准上的正常人,他们缺点多得离谱。
但剧集里面,周围人对他们缺点的反馈,太细节也太生活了,反而让他们显得更像活人。
老商“小丑”角色,在剧里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大家对他的瞧不上,基本都并不掩饰——一个50岁的老头了,你再怎么损他,他也不能把你怎么着。
在更衣室里换衣服,同事会在背地里议论他老婆跟人跑了,这才在大城市待不下去来了小镇双鱼河。
书摊的老板当面挤兑他,借着赶蹭杂志看的小学生的由头,指桑骂槐,阴阳怪气他这么大个人了看书不给钱:
“还能要点脸不了,想看问家人要钱买回去看啊。”
村口玩纸片牌的小孩都知道,商全亮就是那个特能吹牛的老头。
说句不好听的,连路边的狗都要冲他汪两声。
周围人毫不掩饰的嫌恶,他自己心里头早就有数。
爱面子的老商一辈子就活一张脸,他能不难受吗?
但无所谓, 作为那个年代的文化人,老商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他爱看科幻小说,有志于探索宇宙奥秘,是寻找外星人存在的坚定唯物主义斗士,理解地外文明与人类的关系。
他具有高超的行动力,想了什么就要去做,自己的想法坚持了一万年也不放弃,永远相信自己能有大出息。
他记吃记打,屡教不改,永远倔强,永远嘴硬,不是在搞砸事,就是在搞砸事的路上。
连他的亲外甥和亲女儿都拿他没辙:五十来岁了,您老可少折腾点吧。
但看上去刀枪不入没有心的老商,也有脆弱时刻。
老商和女儿关系不好,外甥劝他把妻子主动离开的真相告诉女儿,关系一定能缓和。
喝得脸红脖子粗的老商,把老一辈男人对面子与情分的理解,诠释得淋漓尽致:
03
影视剧苦没有活人久矣
老商身上的可怜与可爱之处,让他鲜活得就像你身边的老舅,这种人缺点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却是天生的喜剧人。
别人是做事不着调,老商是根本没有调。
喝大了以后,他能和单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冲着西餐厅的天使雕像拜把子。
天使都懵了,我的领域目前还没有管理过这么复杂的事物啊,他三十,你五十,你俩拜的是忘年交把子啊?
老商喝得舌头都大了,脑子却还清醒:俺俩拜的叔侄把子。
无数个这样的离谱场景,让老商一下子鲜活起来了。也正是这股子生活感和幽默感,让观众对他又爱又恨,看了还想看。
可别小瞧“生活感”这个词。
众所周知,内娱没有活人这事已经喊了800回,但这件事不仅在明星身上如此,就连影视剧里的主角也饱受其苦。
现如今想在国产影视剧里找到一个彪哥这种浑身毛病还能招人稀罕的普通活人,越来越难了。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影视剧的正派角色们越来越像招人厌的卷王——聪明、貌美、始终做正确的事,还能获得成功。
即使好不容易呈现了普通人的角色,也并不是所有编剧都有笔力,塑造出像彪哥和谢耳朵一样讨喜的“活人”,反而因为这些角色浑身上下只有缺点,让人看了只想把白眼翻到后脑勺去——
这些角色往往像苏大强一样,被全网的吐沫星子喷成了“真奇葩”。
正派普通人里,想找个活人就成了更难的事。不少编剧往往让正面人物落入扁平化窠臼,既没赋予其鲜明的性格,也没有亮出人物的弧光。
前段时间大爆的《狂飙》,几乎全员演技无差评,连猪脚面都爆出了圈。
只有安欣这个第一男主被吐槽太虚浮,张译甚至因此被质疑了演技。
不怪张译,因为这个角色, 就算有缺点,也是“轴”、“不善表达”、“外冷内热”这样无伤大雅且“安全”的缺点。
彪哥这种普通活人角色的缺失,指向了当下影视剧市场中,当代平民生活的失语。
初代范德彪爆火的时候,恰逢农民工进城大潮。
范德彪恰如其分地嵌进了这样的大环境中,把 底层农村人试图努力融入城市生活时的窘迫,以及为了掩饰这种窘迫做出的种种拙劣的努力,共同铸成了他独特的气质——底层小人物的粗粝感与幽默感。
老商身上,也有这种气质。你从身边的中年男人里扒拉扒拉,总能找出几个老商这样的,他们就像花坛里的蚂蚁,只要找,总还是有的。
“彪哥宇宙”里的角色,吹牛和爱装的虚荣心包裹之下,底色是贫苦人不愿露怯的自尊心。
就像宝石GEM那首《野狼Disco》里写道的老舅一样:“不管多热都不能脱下我的皮大衣。”
之所以不能脱,那是因为他只有这一件皮夹克,还算是体面。
像这样具有时代特色的底层人物,越来越罕见了。
在爱优腾三足鼎立的电视剧时代,爆款剧大多由平台主导制作,而平民剧,在网络上再难觅踪影。
看看猫眼的年度网剧排行榜单,就能发现,大IP改剧、仙侠、古偶、悬疑各火各的唯独没有本土日常剧的身影。
回想能让人有印象、有共鸣的平民剧,好像都得往上追溯个10几年。
抛开《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闲人马大姐》、《武林外传》这些经典不提,就连被嘲抄袭的《爱情公寓》都已经渐渐成为00后的童年回忆,悄然淡出了10后的视野。
爱奇艺好不容易上了一部情景剧《今日宜加油》,还是改编自韩国的漫画。
本土平民剧这么少,是观众不想看吗?是没有好故事吗?
答案不得而知,即便有答案,能决定这季度拍什么片子的资本们恐怕也不在乎。
谢耳朵足够幸运,这个角色足足延续了12季,国内的剧能拍这么久还热度依旧的,只有《乡村爱情》。
范德彪们,看着谢耳朵长久的生命力,鼻子发酸,却只能拍拍屁股,继续流浪。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求求了影视剧里多点活人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