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图/受访者供图
(相关资料图)
多项源自腾讯爆款游戏的“触觉反馈”技术,将帮助更多视障用户更便捷地出行与生活。
5月18日,第12个“全球无障碍宣传日”,腾讯宣布向社会免费开放四件“触觉反馈”无障碍技术专利,通过专利开放许可方式,推动前沿技术在无障碍领域更广泛落地。
专利开放许可是2020年《专利法》第四次修改时设立的一项新制度,通过简便快捷的“一对多”许可方式,可提供更低的使用门槛和更可靠的知识产权保障。
顾名思义,“触觉反馈”技术是指通过力度、振动等皮肤感觉反馈传递信息的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手表、平板、VR/AR等行业广泛应用。
有意思的是,此次腾讯开放的触觉反馈技术专利由腾讯游戏MTGPA(终端技术优化项目)团队研发,最初应用于《和平精英》游戏,为游戏角色等200多个特定场景提供振动特效。
在游戏场景下的成熟应用后,研发团队提升了触觉反馈技术的通用性,助力解决视障用户信息获取不全、设备交互不便、个人隐私保护等难题。
比如在浏览资讯时,涉及曲线图无法识别读取,将振动效果与曲线走势结合,视障用户就能更好地了解信息全貌;接听来电时,不同振动代表不同类别的来电人,避免了公共场合下语音读屏造成的隐私泄漏。设备交互上,利用多样的振动设计,视障用户不完全依赖语音读屏,也可以识别应用界面的虚拟按钮。
目前,触觉反馈技术已在腾讯地图、腾讯搜狗输入法等无障碍场景落地。
腾讯地图推出简单直观的振动提醒功能,帮助视障用户快速确认方向及到站信息。腾讯搜狗输入法将触觉反馈与键盘上的锚点字符(如S、G、K等字母键)结合,增加特殊振动效果,方便视障用户在嘈杂环境输入时,不完全依赖语音读屏,也能快速识别所触摸字符内容。
据统计,中国有1700万视障者、2300万听障者、7000万读写障碍者,以及1.5亿65周岁以上老年人。触觉反馈技术不仅可应用于视障用户无障碍场景,在复健器械、教育无障碍等更多领域同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服务更庞大的障碍群体。(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责编 | 许张超
标签: